1、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规则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正由“经济之争”转向“规则之争”“制度之争”,并引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分化与重构。如何加快适应全球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变革重构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贸秩序重塑,并把握规则主动权,也是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应有之要义。
当前全球多边经贸规则框架遭遇治理困境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全球化鼎盛时期,贸易增速曾是GDP增速的两倍。然而自2011年以来,不仅全球贸易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商品贸易在GDP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下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全球贸易投资将受到重创。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超大型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导致全球贸易形势趋于恶化。而更重要的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困境,特别是在应对不断蔓延和发酵的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大都表现“失灵”。
全球经贸格局的不确定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加速了新一轮经贸规则的调整与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当前,多边、诸边与双边并行发展,但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领导力在削弱,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逐渐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并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引领全球新一轮经贸规则重构、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利益诉求与博弈增强、经贸谈判重心从“边境规则”向“边境内规则”扩展延伸、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成为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的竞争焦点。
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中的“三大规则”及挑战
(一)规则一——“原产地规则”
区域贸易协定中包含了一些不利于全球价值链跨国配置的规定,严苛的原产地规则推动全球价值链区域化,并引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分化与重构。在CPTPP中,几乎所有产品适用于税则归类改变标准,仅特定产品适用于区域价值成分和生产工序标准。同时,设定高标准的原产地规则也成为成员国对域外成员的非关税贸易保护工具。比如,USMCA、CPTPP均专门针对纺织服装产品设定了“从纱开始”的原产地标准,CPTPP要求非原产纤维和纱线重量不能超过使用该原料部件重量的10%,而非一般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货物总重量的10%。USMCA则要求包括乘用车、轻型卡车和汽车零部件在内的75%的汽车配件须在北美生产,以满足零关税待遇,而原NAFTA中的要求是62.5%。因此,新贸易协定中更为严格的原产地标准,将促使成员国更多使用区域内材料和货物。
本质而言,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带有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和排他性。在最惠国关税日益降低的情况下,原产地规则日渐成为各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的一种政策性工具,逐渐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加之“意大利面碗”效应及“排他性条款”的双重影响,使得区域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出现碎片化的倾向,不仅人为割裂了全球价值链,而且造成相关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
(二)规则二——“三零原则”
从全球范围来看,推动“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即“三零”规则正成为新一轮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前沿性议题。事实上,“零”并非意味着立即取消,而是一个渐进过程,即保证最大限度地消除绝大多数贸易品的关税、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各种扭曲市场价格的产业补贴,而这也成为当今主要经济体推动贸易协定的目标之一。目前,美墨加、美日、日欧等多个低关税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特朗普在G7加拿大峰会上首次提出了“三零”目标,并将取消美欧非汽车工业产品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补贴写入2018年7月美欧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尽管目前还是个“悬而未决”的提议,但毕竟这是未来的大趋势,也可能成为高标准自贸谈判的焦点议题。2018年7月,日本与欧盟签署日欧EPA,这两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贸易总量的40%,内容涉及取消关税、破除非关税壁垒及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服务市场、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2018年9月USMCA达成,主要内容涉及三国间农产品贸易实现零关税、汽车配件零关税,不对出口到对方市场的产品使用出口补贴或WTO特殊农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条款。
(三)规则三——“竞争中立原则”
目前竞争中立原则已经成为CPTPP、USMCA以及EPA等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章节。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适用竞争中立原则。同时,美国、澳大利亚与韩国、以色列、智利等18个国家通过签署双边FTA强调或蕴含了竞争中立原则,适用竞争中立原则国家的GDP比重达到全球经济总量的60%以上。但另一方面,在目前多数多边谈判议题进入无授权状态下,国际上对于“竞争中立”没有统一界定。本质而言,“竞争中立”要求在国际市场中消除对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的歧视,不对国有企业进行专门限制,按照“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一定的义务豁免和优惠待遇。而事实上在新的区域自贸协定中也是差别化处理,如CTPP在“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中虽然基本保留了TPP中全部条款,但由于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都有大量国有企业,所以其中并没有直接取消国有企业享有的财政补贴,而是规定缔约国不得以向国有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非商业援助的方式进行补偿。
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未来趋势及展望
(一)WTO多边规则体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当前,多数成员已提交了WTO改革方案,但各方立场分歧依然巨大,这也是考验WTO历经25年改革停滞后时间能否“大破大立”的关键。总体而言,美国全球贸易战略仍是影响WTO“去留”的关键变量。特朗普曾扬言要退出WTO,给WTO现代化改革造成巨大的压力。WTO前总干事拉米建议,WTO改革可以有A计划(有美国参与)或B计划(没有美国参与)两种选择,但无论如何WTO都需要一个新的体系。从美国实施贸易策略的步骤来看,坚持以“美国优先”为主轴,通过双边磋商、创建新区域经贸规则、重构WTO的路线图更为清晰。显见,美国更倾向于将WTO作为其贸易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更倾向于“先破后立”,而非“另起炉灶”。就WTO改革的现实性而言,实现部分协议是可能的,例如少数国家签署更多的协议(所谓的灵活多边主义)。可以根据《马拉喀什建立WTO协定》第10条规定,除了少数大原则外(如最惠国条款,国民待遇等),其他都可以WTO成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此外,考虑充分纳入新议题,通过双边、诸边及超大型区域自贸协定等议题的解决将有望为WTO现代化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二)争夺全球经贸规则主导权进一步加剧
展望未来,美西方争夺全球规则主导权的战略意图进一步凸显。而国际贸易摩擦频频的背后本质是“规则之争”。近年来,全球价值链、贸易链、供应链布局发生深刻变化,数字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迅猛。可以预计的是,围绕新议题设置与谈判将成为新一轮规则话语权争夺的前沿地带。数字贸易不仅是当下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国对华高科技遏制与封锁的前沿,还将长期持续交锋。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很可能按照高标准以及共同价值观制定全球贸易规则,以便形成对他国的规则壁垒和利益的挤压。
(三)“中国议题”的矛盾与解决将成焦点
正如上文分析,当前一些MegaFTA规则中有一个共同特征,即“ABC规则(anyonebutChina)”。首要解决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中的“中国议题”。
首先,“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博弈的核心问题之一。非市场经济地位导致中国的出口企业在贸易摩擦以及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八十多个国家承认中国具备市场经济地位。而发达国家美国、欧盟和日本,多年来一直拒绝认可。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中国加快了开放步伐。“非市场经济国家”自贸区限制性条款可能被美国塞入美欧贸易协定、美日贸易协定,以及其他FTA谈判中。
第二,产业补贴问题。2020年1月14日,美日欧发表联合声明,指出WTO规则所禁止的现行补贴规定,不足以解决某些地区扭曲市场和贸易的补贴现象,因此必须在WTO框架下强化工业补贴领域的国际规则,此声明虽未点名,但被解读为直指中国。由于补贴牵涉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加上我国政府补贴政出多门、种类多样,因此补贴已经成为我国在多边贸易关系中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其影响不亚于发达国家长期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中国相当大一部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补贴往往是由省级和地方政府机构提供给出口商的。按着WTO框架下《SCM协议》调整补贴政策或者取消补贴政策,最大程度地降低与WTO补贴规则冲突的风险,新出台的补贴措施应该尽量具有非专向性特征,也要严格避免采用禁止性补贴(即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第三,市场/制度壁垒问题。目前,从TTIP、TTP到美韩FTA、美墨加协定(USMCA)、日本-欧盟FTA(EPA)以及CPTPP的谈判内容看,谈判议题向边界后规则转移,这对中国贸易、投资、产业与经济增长方式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参与制定和接受新规则,中国可能被美欧日联合排斥在下一轮全球化之外,中国面临的贸易投资壁垒将显著上升。因此,对于与我国改革方向一致的规则,要顺势而为,加大“接轨”与“融入”力度。
开放是中国最大的改革。适应全球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变革重构大趋势,积极推动缔结新的贸易协定,加快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从要素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不断完善开放发展的制度环境,是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义。因此,对于这些“中国议题”的解决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的核心议题。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开放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本轮开放更具战略主动性,更契合中国经济发展内在需求和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需要。 2020.7.29.转载自WTO咨询网
2.折中平衡,WTO将迎首位女性非洲籍总干事?
2020-07-22 17:56 文章来源: 界面新闻
记者 | 安晶
美国威胁退群、上诉机构瘫痪、贸易摩擦加剧、新冠疫情、总干事提前离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正面临成立以来的最大挑战。
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中,WTO启动了新总干事的竞选。
在今年的竞选中,各国派出了八名候选人,分别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摩尔多瓦、韩国、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其中三人来自非洲。
按照惯例,WTO总干事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候选人轮换。之前和现任总干事分别来自爱尔兰、意大利、新西兰、泰国、法国和巴西。
但鉴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出于平衡考虑,两名支持WTO改革的非洲资深女官员成为热门候选人。
一旦其中任何一人当选,将成为WTO的首名非洲籍总干事,也是首名女性总干事。
怎样选
WTO竞选章程规定,想角逐总干事一职,候选人不能自己报名,必须得到本国政府的提名。总干事的任期为四年。
通常情况下,总干事竞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现任总干事任职期满之前的九个月开始。
第一个月是由成员国政府对候选人进行提名。从1995年WTO成立到现在,提名候选人的数量一直在增加。第一届竞选候选人仅三人,1999年四人,2005年五人,到2013年已经增至八人。
对于各国的提名,WTO要求候选人在国际关系事务上经验丰富;有经济、贸易领域工作和从政经验;具备经过证明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认同WTO的目标。
获得提名后,候选人将与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WTO总理事会面谈,接受问询。此后,总理事会主席、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主席和争端解决机构主席将与各成员国就总干事人选进行多轮商谈。
在多轮商谈中,获得共识最少的候选人将退出,从而不断缩小候选人名单,直到选出新任总干事。如果多轮商谈依然没能选出继任者,则将从四名副总干事中选一人暂代总干事一职。
WTO的现任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 Azevêdo)于今年5月宣布将提前一年离任,离任时间为8月31日。
阿泽维多称自己提前离任是出于个人原因,但同时也指出在新冠疫情的新形势下推选新掌门人符合WTO的利益。
为尽快选出继任者,WTO缩短了今年竞选的时间。候选人提名环节从6月开始,持续到7月8日。从7月15日到17日,八名候选人已经参加了总理事会的面试问询。
按照计划,最终总干事人选将于9月出炉。有成员呼吁,最佳出炉时间是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后。
热门人选
在中美贸易摩擦、欧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非洲国家的候选人成为了平衡选项。
今年,来自非洲的候选人分别为前肯尼亚驻WTO代表、WTO总理事会主席、肯尼亚前国际贸易部长穆罕默德(Amina C. Mohamed);尼日利亚前财政部长、世界银行前常务副行长奥孔乔-伊韦阿拉(Ngozi Okonjo-Iweala)和WTO服务贸易和投资司前司长、埃及候选人马姆杜(Abdel-Hamid Mamdouh)。
其中,穆罕默德和奥孔乔-伊韦阿拉均为热门人选。
穆罕默德于1985年开始从政,曾分别担任肯尼亚外交部、教育部和体育部长。在国际舞台上,她曾担任肯尼亚驻联合国外交官、国际移民组织首名女性总干事以及WTO总理事会首名女性主席。
这并非穆罕默德第一次参加WTO总干事的竞选。2013年,她也是肯尼亚政府提名的候选人,但最终败给阿泽维多。
在上周提交给WTO总理事会的个人陈述中,穆罕默德提出了WTO今后的工作重点:改革、恢复和与时俱进。
她认为,改革是最紧迫的任务,只有一个有效的WTO才能为全球应对疫情打击提供帮助。在与时俱进上,WTO需要建立新的谈判能力,并针对新挑战设计新的贸易规则。
除此之外,她承诺,如果担任总干事,首要任务就是恢复上诉机构的工作。
上诉机构是WTO的重要组织部分,能审判国际贸易争端还拥有强制执行权。上诉机构常设七个法官席位,法官任命需获得全部成员国同意。
但由于不满上诉机构对中国太“温柔”、越权裁决,美国多次阻挠法官的遴选,导致目前仅剩一名法官。
根据WTO规定,任何一起贸易争端案件均须由三名法官联合审理裁决。仅剩一名法官后,上诉机构进入停摆。
穆罕默德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称,如果当选,相比提供具体解决办法,她将更多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帮助各成员国在WTO改革上达成共识。
同样表示将扮演沟通角色的还有尼日利亚候选人奥孔乔-伊韦阿拉。
经济学家出身的奥孔乔-伊韦阿拉曾任尼日利亚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世界银行工作了25年,2007年到2011年为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她目前是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董事会主席。
在接受政治新闻网采访时,孔乔-伊韦阿拉称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我知道它们都相信贸易,中国和美国都有兴趣看到WTO继续下去。”她认为,两国需要有人认真倾听两国关切的问题,包括WTO的改进。
上周,法国和荷兰官员已经表示将支持发展中国家候选人,一名法国官员将孔乔-伊韦阿拉称为“好的候选人”。一名西欧国家的外交官透露,其所在的国家特别提到要对非洲候选人持“更开放的态度”。
虽然得到部分欧洲成员国的支持,但奥孔乔-伊韦阿拉和穆罕默德还将面临激烈竞争。
首先,WTO的非洲成员国需要团结一致,支持同一名候选人,但埃及已决意支持本国的候选人。非洲联盟原本打算将候选人锁定为一人,但各国一直没能就人选达成共识。
WTO共有164个成员国,非洲国家占成员总数的27%,占发展中国家成员的35%。但截至目前,非洲国家的候选人从未担任过总干事。
除此之外,此次竞选中,与非洲候选人竞争的还有多名资深政客,包括英国前国防大臣、前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Liam Fox)以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在贸易领域有25年工作经验的俞明希。
而无论谁最终当选,用穆罕默德的话形容,面对WTO眼前的巨大挑战,都会像“走钢丝”一样艰难。2020.7.29.转载自WTO咨询网
3.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步伐稳健有力
2020-07-28 13:51 文章来源: 中国外交部
7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集体会见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就推动落实“中国+中亚五国”外长首次会晤成果交换意见。
乐玉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对各国交往造成不利影响。但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合作的步伐没有为疫情所迟滞,反而愈发稳健。“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日前正式启动,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中方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同各方抗疫合作、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
五国大使高度赞赏中国抗疫成果以及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建立“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正当其时,愿共同维护和发展好这一新的合作平台。
4.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美在对华扎带反补贴案中首次调查所谓“人民币汇率低估”项目应询发表谈话
2020-07-28 13:51 文章来源: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有记者问:近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扎带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且在反补贴程序中针对所谓“人民币汇率低估”项目发起调查。请问商务部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美国商务部首次在反补贴案件中立案调查所谓“人民币汇率低估”项目。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总体上,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并没有被低估。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超17%,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20年5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9%,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
汇率问题超出了一成员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权限。美国今年2月修改法规以对别国汇率进行反补贴调查,已涉嫌违反世贸规则,受到多方面反对。即使按照美国法规,申请人的申诉内容也存在大量错误,不具备财政资助、利益授予和专向性等反补贴必备要素。中方敦促美方遵守现有国际规则,停止对所谓“人民币汇率低估”进行反补贴调查。
5.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需要怎样的高度
来源:解放日报 2020.7.27.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当前的特殊形势下,这对我国各类市场主体,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诚如总书记所说,“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优秀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的经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群体同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才的群体一样,引领着人类认识世界,创造财富,不断攀登物质和精神的文明高峰。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企业家的贡献举足轻重,他们有的将国有企业锻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有的依靠艰苦创业发展壮大企业,推动企业成为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分量的“明星”,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但也不能否认,我国企业家队伍的发展仍然是不充分的。社会上,对企业家抱以偏见的“轻商”观念多多少少还有存在;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对民营资本有过多的限制,使民营企业不能得到公平待遇。也是因此,当前强调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仍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尊重企业和企业家,中央的态度是明确的。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广阔舞台的一贯立场。中央密集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疫情出现后,针对经济运行中的困难节点,从政策面上及时给出政策支持、为企业纾困解难,对疫后重振起到关键作用。这次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再度就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出四条措施,包括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更是释放了清晰信号。
同时,企业家群体自身,也有一个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提升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方面,经济成熟度已经很高,很多领域的市场供应已经很充分,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对企业家的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种粗放的市场开拓方式已经没有了市场;另一方面,法律体系日趋健全,特别是最近《民法典》颁布,使民营企业家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清晰的界定,政府对于企业的管理也能够依法从事,这使企业家创业有了更安全的法律保障,但对依法经营的要求也随之相应提高。当前,要应对内部转型和外部变局的双重压力,企业家更需要拿出特殊作为。此时重提“企业家精神”,要义正在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这五个方面的殷切期望,正是对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精准概括。过去说起“企业家精神”,人们常常以为企业家需要具有高人一等的市场意识。这当然是企业家的必备素质,但如果缺乏全局观,缺乏必要的社会担当,缺乏诚实守信的作风,市场意识再敏锐,其格局终究也是做不大的。这也是以往一些企业家出现“翻车”事故,最终被淘汰出局留下的惨痛教训。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耕耘市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以社会成员的角色承担其责任,这就需要企业家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自己的企业,局限在企业自身利益的扩张,而是要有全局的眼光,站到时代的高度。也只有真正站到了这样的高度,企业家和企业才会有更大的作为。
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一个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每一位企业家面前的、既富有挑战性、同时颇具吸引力的新课题。“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当新一代中国企业家茁壮成长起来的时候,中国经济也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创造出新的成就。(作者:周俊生)
6.世界银行27日对外发布《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7日讯世界银行27日对外发布《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领域推出的具体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借鉴,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改善营商环境还面临一些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近年来,中国以参与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为抓手,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在2019年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位列第31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被采信的改革数量位居全球前三,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
作为世行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城市之一,北京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重点突破、务求实效。两年来,北京市共有88项改革举措被世行采纳。其中,2020年北京市得分78.2分,世行报告中采纳了35项改革举措。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2020.7.28.
7.商务部负责人介绍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情况
有记者问:请介绍一下本次金砖经贸部长会议的成果?
答:7月23日,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本次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贸发展面临严峻形势背景下召开。五国部长就新冠疫情应对、《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经贸务实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联合公报》和《金砖国家关于多边贸易体制和世贸组织改革的联合声明》,批准了投资便利化、中小微企业等成果文件,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作了经贸成果准备。
会议主要取得了三方面重要成果:一是就加强国际抗疫合作达成共识。各成员分享了防控疫情和稳定经济的政策举措,承诺共同提升供应链的包容性,促进成员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降低疫情不利影响。二是通过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联合声明,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贸组织必要改革、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保持市场开放、维护发展中成员权益、支持总干事遴选等发出共同声音。三是在经贸务实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果。会议批准了《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谅解》《促进中小微企业有效参与国际贸易指南》等文件,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投资法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简化投资程序,推动中小微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一致支持制定《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
中方将与各方一道,落实好本次会议成果共识,深入加强金砖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协调合作,为携手抗击疫情、恢复全球贸易投资增长做出贡献。
有记者问:本次会议在当前复杂严峻形势下取得了非常全面、积极的成果,中方对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深化金砖务实经贸合作有什么看法?
答:金砖国家合作有巨大潜力,因为它们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充裕的政策空间。2019年金砖五国的GDP总额占全球24%,贸易总额占到17%。近年来金砖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机制日益完善,成果不断积累,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当前,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和金砖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投资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总体看,金砖经贸合作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未来可期。本次会议,各方就金砖国家共同抗击疫情以及推动经贸务实合作等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非常丰富和务实的成果。
经贸合作是金砖合作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下一步,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金砖经贸合作走深做实:一是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当前,新经济、新业态加速发展,释放出巨大经济动能。金砖成员应当共同努力,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领域加强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实现共同发展。二是把握合作发展主线。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各成员在深化内部合作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开展能力建设、经济技术等合作,让金砖经贸合作成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促发展、利企业、惠民生”。三是拉紧相互利益纽带。着眼“后疫情时代”,加快推动金砖经贸合作“系统化、机制化、实心化”进程。用足用好示范电子口岸、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贸易投资促进等合作机制,把握利益契合点,广泛调动产学界和国际组织资源,积极开展政策交流、公私对话和案例分享等合作活动,为推进合作凝聚更大合力,共同推动金砖“一体化大市场”建设。
中方始终是金砖经贸合作坚定的倡议者和积极的推动者。我们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好历届领导人会晤经贸成果共识,与各方一道,加强金砖成员抗疫和务实经贸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携手共克时艰,一同唱响金砖。
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2020.7.27.
8.厄瓜多尔制定新的对华出口对虾卫生防疫规范
厄瓜多尔《宇宙报》7月18日报道,近日,厄国家水产养殖协会主席坎波萨诺称,已制定新的对华出口对虾卫生防疫规范。具体包括:一是对工人进行新冠肺炎排查检测,一旦发现感染者立即隔离,直至转阴后方可返工;二是对对虾外包装进行严格检查,防止新冠病毒污染表面;三是对集装箱内外部进行消杀处理。
坎强调,之前对虾企业亦一直遵循上述卫生举措,现需进一步强化,希中方看到厄方努力,尽快恢复厄对虾正常输华。
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2020.7.23.
9.欧盟修订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法规
来源: 海关总署2020.7.28.
2020年7月24日,欧盟发布(EU)2020/1085号法规,修订(EC)396/2005号条例(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法规)。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删除了(EC)396/2005号条例附件2中所有关于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要求;
(2)将附件5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检出限调整为0.01mg/kg。
本次修订自欧盟官方公报发布20天后生效。
10.美国拟修订生物工程食品清单
来源: 海关总署2020.7.28.
2020年7月23日,美国联邦公报网站收到美国农业部(USDA)的2020-14933号公告,拟修订《生物工程食品清单》(生物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将经转基因改造后具有释放抗芽虫物质功能的甘蔗列入清单;
(2)为清单中已存在的西葫芦品种增加转基因后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描述。
列入该清单的品种允许进行商业种植和生产,同时也被批准作为食品食用或作为食品成分在食品中添加。
该公告将正式发布在2020年7月24日的联邦纪事公报上,意见反馈期为发布之日起一个月。
此外,USDA还考虑后续将转基因产维生素A大米和转基因抗螟虫豇豆列入清单,此次也在公告中征集对这两个品种的安全性研究和评估结论。
11.工业生产已基本回归正轨、新产业新业态逆势增长
上半年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生产已基本回归正轨,主导作用凸显,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新产业新业态逆势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4.4%,产销形势好转。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和31个省份中,6月份有26个工业行业和29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企业效益状况进一步改善,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5%,比一季度提高1.06个百分点,利润降幅收窄至19.3%,5月份当月增长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代表着工业企业的活力,更是经济的风向标。上半年PPI指数呈“U形”的“微笑曲线”,尤其是5月份、6月份连续两个月PPI高速攀升,是“新基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政策支撑效果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韧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上半年,通过着力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推动固链、强链、补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工业生产已基本回归正轨,工业生产主要指标稳步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装备制造业恢复态势明显,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0.4%,扭转了一季度大幅下降14%的负增长局面,其中6月份增长9.7%。此外,5月份、6月份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2.2%和13.4%,6月份汽车产销量创年内新高。电子制造业在5G建设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的需求带动下逆势而上,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5.7%,二季度以来各月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回升主要动能,是回升幅度最大的行业板块。受环保标准切换、购车补贴、基建加快推进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叠加消费市场恢复,行业内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也呈现大幅增长。”众诚智库总裁杨帆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上半年工业主导作用凸显体现为高技术产业逆势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其中医药、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仪器设备等行业增势较好,智能手表、3D打印设备、充电桩等新兴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6.7%,截至6月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1.5%和51.1%,具有较强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
从增速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持续为工业增长贡献新动能。杨帆分析,今年第二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成为增速最高的行业板块,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6月份,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较上月继续加快1.1个百分点。新兴产品继续高速增长,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圆片、智能手表同比增长1至5倍,半导体分立器件、高性能化学纤维、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服务机器人等增长32.9%—81.9%。
新兴产品需求表现良好,订单逆势增加,体现了新动能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持续性。下半年随着工业互联网、“两新一重”部署稳步实施,企业转型升级将加速实施,为“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工业发展目标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2020.7.28.
12.乌克兰决定对进口电缆产品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
来源: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2020.7.29.
7月28日,乌克兰跨部门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电缆产品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涉案产品乌克兰海关税号为:
8544 49 20 00, 8544 49 91 00,
8544 60 10 10, 8544 60 10 98, 8544 60 90 10, 8544 60 90 90,
8544 70 00 10, 8544 70 00 90。
13.菲律宾知识产权局介绍如何鉴别出假冒商品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2020.7.29.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分辨出假货和正品永远都是一件令人感到颇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随着仿造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的消费者在很多情况下都只能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辨别真伪。
然而,尽管如此,这里仍有一些较为基本的预防措施可以用来帮助消费者免于成为非法贸易的受害者,或者至少能够在早期就找出并阻止那些假冒制品流入市场。
菲律宾国家知识产权委员会(NCIPR)的成员认真学习了国际上的最佳实践,并根据在此前所开展的查扣行动中积累下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帮助消费者购买到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而言都可以算作是真正安全的商品。
包装
通常,人们在商品的包装上就能找到一些假货的特征。具体来讲,当商品的包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上述商品就有可能是件假冒商品:
品牌名称、成分等事项出现了语法错误或者拼写错误;印刷质量较差,例如出现了褪色的标记;没有认证产品注册的印章;当相关商品属于食品、药品或者饮料等范畴时,没有指明最佳食用期限(尽管大部分人主要是出于保障身体健康安全而非避免买到假货的目的,但仍建议消费者应该仔细检查每一件商品的有效保质期并拒绝购买已过上述保质期的商品,无论这些商品出现了多么大的折扣);对于需要密封保存的商品,出现密封不牢固或者密封件已经被撕破的情况;缺少机器加工的痕迹,而且密封件或者各种标志分布的很不均匀。
价格
如果某件商品的售价要比市场价格低很多,那么这极有可能是一件假冒商品或者是有某种缺陷的商品。消费者应该查看一下这些商品在那些信誉比较好的商店中的定价或者制造商自己给出的报价。一般来讲,人们可以从相关企业的广告或者网站上获得此类信息。
产品
一般来讲,当人们所购买的商品与其此前常用的商品出现差异的时候,例如颜色、色度、尺寸、形状、气味以及味觉体验有所不同,那么这就是商品可能是假货的强烈信号。
促销信息
如果广告中所宣传的内容在现实中很难达到,那么上述商品很可能也是假冒制品。通常,经销商以及制造商会努力使用统一的语言来推广自家的产品,并对促销信息开展筛查。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不希望向消费者传达出任何有关其商品的错误信息,或者说是要尽一切可能来避免消费者对自家的商品产生某些不太适宜的期望。
地点
对于消费者和执法人员来讲,从网络市场中清理掉一切有关假冒商品的交易显然是一个异常艰巨的挑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如下:很难仅通过广告中的照片来辨别商品的真伪;很多用于商品宣传的照片甚至与实物都存在差异;网络市场中的匿名交易模式让消费者很难开展退款工作,而且执法人员也难以找到那些违规交易的卖家(有时候甚至连这些卖家的身份都难以准确掌握)。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菲律宾知识产权局(IPOPHL)要与当地网络市场平台展开合作以确保即使是虚拟世界也要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因。此外,IPOPHL还提出了新的议案,希望对造假者处以更加严厉的惩罚。
不过,在法律变得更加严格之前,网络交易模式仍会对执法工作构成挑战。
因此,NCIPR建议消费者应该直接从品牌所有人或者政府机构强力推荐的制造商、经销商以及零售商处购买心仪的商品。
而除了上述几个基本技巧之外,NCIPR还为公众应该如何选购某些特定产品提出了建议:
液化石油气钢瓶
根据此前的经验,当钢瓶上的标记已经出现了磨损或者褪色的情况,并且阀门上的密封件是个通用件或者根本就没标记出任何有关制造商的品牌标记时,那么这个液化石油气钢瓶很有可能是个假冒商品或者是不合格产品。
根据菲律宾能源部的要求,液化石油气钢瓶上的标记应该是清晰可见的。否则,这种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不符合合格产品使用标准的。
服装
辨别出假冒服装和正品服装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制假者很容易模仿出正品的缝线和标志。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进行仔细和彻底的检查或许也能在缝线、设计以及制造工艺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箱包、鞋类与荷包
对于箱包、鞋类与荷包而言,人们可以仔细观察是否存在缝线粗糙以及松动的迹象。
香烟
识别假冒香烟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查看其包装上是否包含相应的产品代码或者水印标记(这通常会被烟草制造商当成是一种安全标识)。同时,业内专家也可以借由香烟包装上的税收印章来辨别真假,因为这种印章往往会包含一种特殊的安全代码。
上述这些技巧看似很普通,但确实是很多人都会忽略掉的预防措施,因此在这里需要重提一次。在购买商品时,特别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所出现的假冒商品交易浪潮时,消费者必须要提高警惕。
在这段时期里,除了在购物时保持警惕以外,消费者还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向有关部门举报此类欺诈行为。反过来,这也会让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如果人们对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性存在疑问,其可以向NCIPR的电子邮箱ncipr.secretariat@ipophil.gov.ph发出一份书面报告,或者是选择向IPOPHL的知识产权执法办公室的电子邮箱operations@ipophil.gov.ph发送邮件。建议人们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有关部门及时给出反馈意见。
NCIPR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出各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政策,并贯彻落实菲律宾的知识产权法律。NCIPR会尽一切努力找到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人士,并将假冒商品从本国市场中清理出去。NCIPR隶属于作为《第7394号共和国法案》的主要执行机构的菲律宾的贸易和工业部。上述《第7394号共和国法案》也被称作是《1992年菲律宾消费者法案》。(编译自:www.ipophil.gov.ph)
翻译:刘鹏 校对:李艳秋
14.法国国家工业产权局可直接接收专利异议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2020.7.22.
自2020年4月1日起,人们可以直接向法国国家工业产权局(INPI)递交使一件法国专利无效的异议请求。
此前,这种异议必须经过巴黎法院(Court of Paris)的审理程序,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举例来说,异议请求是由缺乏背景知识的法官来审查的,并且需要由律师代表当事人来办理具体的业务。这些法律程序虽然用时较短,但也是一个障碍。
而直接向INPI提出异议请求的新程序(类似于欧洲专利局的程序)将不会产生上述弊端。
在2020年4月1日或之后,人们可以在一件法国专利被公开后的9个月内针对该件专利提出异议请求。异议将由具有技术背景和审查相关领域众多专利的经验的INPI官员处理。异议的持续时间将受到限制,以便INPI的官员能够快速作出决定。
鉴于上述情况,有关各方应及时了解与其创新有关的特定技术领域相关法国专利的授予情况。(编译自www.lexology.com)
翻译:李艳秋 校对:刘鹏
15.乌克兰SHABO红酒寻求中方进口商
2009年,酒庄建成了“沙宝酒文化中心”,每年接待游客,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红酒品种,除了普通红酒之外,还有加本纳(Cabernet)、美乐(Merlot)及一款称为Saperavi的品种。而白酒则为莎当妮(Chardonnay)等两款,酒精度分为由9~13度。白兰地酒则有三星、四星及五星共3款。储藏年份分别是3年、4年及5年,完全是效仿法国干邑地区的酿制方式而成。此外,还有一款以葡萄为材料而酿制成的伏特加酒(Grape Vodka),属于全球首创,同样是40度酒精,适合亚洲地区人士享用。
联系方式:
Stanislav Kobiletsky
电话.:+380 48 734 07 90 (int.102)
手机(微信)+38 068 303 14 65
邮箱: s.kobiletsky@shabo.ua
网站: www.shabo.ua
本栏目信息仅供参考,请各企业自行把握对方资信,防范贸易风险
2020.7.30.转载自商务部食土商会网
16.越南恐难实现今年胡椒出口目标
来源: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0.7.22.
根据越南《越南新闻》7月20日报道,根据越南胡椒协会(VPA)消息,由于今年各种困难,加上预计越南国内胡椒产量将下降,无法实现28万吨的年出口目标(总值8亿美元)。
越南胡椒协会主席阮南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严重影响全球贸易,全球胡椒供应链也受到干扰。越南的胡椒出口在第一季度保持稳定,但在第二季度,世界各地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各国和地区实施封锁,从而限制了旅行和贸易活动。此外,消费者还削减了在非必需产品上的支出,将重点放在必需食品和保健产品上,从而导致各国胡椒进口需求显著降低。
据越南海关总局数据,越南今年前六个月的胡椒出口量达到166,812吨,创汇3.5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5.7%和21.1%。其中,6月份的出口量仅为21,000吨,同比大幅下降了32%。上半年,越南对中国的胡椒出口下降了21.4%,对印度的胡椒出口则下降了37.8%。
阮南海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印度,美国和欧盟等较大市场对越南胡椒的进口需求预计将持续下降。此外,气候变化和价格低廉导致胡椒产量下降。越南2020年的胡椒总产量预计将仅达到24万吨,比2019年下降15%,这一因素也将使越南今年难以实现其出口目标。
2020.7.30.转载自商务部食土商会网
17.俄总理表示欧亚经济联盟将逐步取消食品出口限制
俄新社7月22日报道,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欧亚经济联盟将逐步取消食品出口限制。由于对某些食品存在需求,联盟曾采取了相关出口限制措施,目前正逐渐取消。
来源: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0.7.27.
18.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为4.4%
外贸企业需提前应变
来源:《国际商报》2020.7.30.贸易投资版 记者 吴 力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金融市场也出现剧烈震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汇收支形势实现了总体稳定,外汇市场表现出比较高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透露,从汇率弹性看,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波动幅度是4.4%,这个幅度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进入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加大。对此,外贸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需要提早做好应对预案。
上半年总体表现稳健
“上半年的汇率总体走势对出口有利。”上海一家卫浴行业的外贸企业负责人范先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呈升值走势,今年上半年汇率整体贬值,这本来对出口是利好。不过,由于疫情在海外蔓延,订单量和出口量受到影响,企业受益比较有限。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升贬变化较大增加了出口企业受益人民币贬值的难度。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总体经历了先升值后贬值再升值的走势,其中1月21日升值至上半年最高6.8606,5月29日贬值至上半年最低7.1316。总体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2019年末的6.9762贬值至今年6月30日的7.0795,累计贬值1.48%。
“随着国内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表现出有升有贬的走势,但总体表现还是比较稳定的。”王春英表示,1月和2月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3月有所震荡,5月随着国际市场和一些其他事件的影响又有所波动,近期有所升值,双向波动态势明显。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变化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年初中国国内疫情影响了市场预期,使得人民币出现了贬值和汇率震荡;二是海外疫情蔓延给中国外贸等领域带来冲击,经常项下的收入减少,推动人民币贬值;三是美国3月份祭出“降息至零+无限量化宽松”大招加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导致汇率市场震荡。
不过,从总体上看,上半年境内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价小幅下贬1.5%,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升值0.7%,而同期新兴市场的货币指数则下贬11.8%,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比较稳健的发展态势。
下半年升值压力加大
进入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总体呈升值走势,7月10日以来连续多日突破“7”的心理关口,在7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度报至6.9718,升至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
温彬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是中国经济逐级回暖,基本面向好;二是受美国疫情加重等因素影响,美元呈贬值走势;三是资本市场回暖,境外资金加快流入中国,对下一阶段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形成支撑。
“预计下半年美元指数大概率处于跌势,人民币还将小幅升值。”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而美国经济与就业衰退较为严重,这两大因素将加剧弱势美元的形成,推动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会在6.8~7.2区间波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扩大进口,但对企业出口不利。而进口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偏弱给进口带来利好。从贸易角度而言,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加大促出口的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只有找到一个均衡点,才能对进口和出口都带来利好。与此同时,企业要加强风险研判,善于运用金融工具,提前筹谋,化解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表示,疫情的特殊性以及各国经济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不同使得当前外汇市场处于较为敏感时期,下半年外汇的走势也将更加复杂。但总体来说,人民币不会持续大幅升值,预计将在“7”关口迂回
19.量变到质变 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多地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
“目前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日前在2020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透露,从打击地条钢,到僵尸企业的去除,一批无效、低效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但多位专家表示,防范钢铁产能过剩压力将长期存在。下一步钢铁行业将继续严禁扩大钢铁产能、降低产能置换比例,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开启从量变到质变的新一轮“去产能”。
防范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随着产能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行业对经济波动等方面的承压能力不断增强。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钢铁行业保持基本平稳运行实属不易。目前,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钢铁需求逐渐恢复,钢铁产品供应保障有力,钢铁行业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虽然去产能效果明显,但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防范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李新创指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将呈下降趋势,中国钢材需求将处于减量调整阶段。另一方面,受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其他国家与地区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中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呈下降态势。特别是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全球贸易缩水。1至6月,中国出口钢材2870万吨,同比下降16.5%。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严峻的出口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善。
需注意的是,在需求端明显收缩的同时,供给端却仍保持增势。李新创指出,2019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26.0%,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4倍;同期粗钢产量9.96亿吨,创历史新高;2020年上半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长期处于工业行业领先位置,月度均高出制造业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以上。同期,中国粗钢产量49901.1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7%以上,累计日产274.18万吨,折合全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特别是6月份日产粗钢首次突破300万吨,创历史新高。
“预计近8000万吨产能2020年投产。”李新创指出,钢铁产能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难免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在疫情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回落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很可能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去产能”不到位问题仍待解决
夏农表示,从国发6号文件来看目前去产能成效,其中8项任务中,除了化解过剩产能量化目标完成外,其余明确七项虽有不同程度进展,但总体看尚未完成。
夏农指出,严禁新增产能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部分企业仍存在新增产能零容忍高压态势下,不及时关停被置换产能,谋求以种种理由启动建设,时而发生违法违规问题。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下发“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指出,2016年以来,部分地区备案实施了一批钢铁产能置换项目。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项目产能置换手续不完善,有的存在“打擦边球”借机扩大产能的问题,一些项目在布局、规模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影响了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执行不太严格在产能置换实际过程中是存在的。”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也表示,存在法院查封设备、企业不配合、地方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进而出现如以停代关,未公示先建设等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了新增产能的隐患。
吕桂新直言,由于钢铁行情见涨,一些地方和企业精打细算,一炉多分现象时有发生,玩数字游戏,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有的企业还存在以铸造生产铁合金打政策擦边球,弄虚作假的现象,监管工作未能及时跟进。
除部分违规产能置换等“去产能”违规现象仍存外,吕桂新表示,随着行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产能降低、产量增长的矛盾现象。他认为,在行业减量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提高产能置换比例就有了现实的需要。
钢铁业进入兼并重组重要窗口期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将进入量变到质变阶段,一方面形成具体总量控制,另一方面,则是调整产业链布局与结构,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
而为了更好开展下一阶段“去产能”,自今年1月24日起,我国已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同时要求各地区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备案的钢铁产能项目(中央钢铁企业项目由所在地一并梳理),并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项目符合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用地、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等相关要求,其中已投产的要确保被置换产能全部拆除到位。
“以上相关要求不落实的,已投产的项目要责令立即停产整顿,整顿不到位不得复产;已开工的项目要责令立即停建整顿,在整顿到位前不得继续建设,尚未开工的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在确认以上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前不得开工。”夏农说。
“去产能”这条红线不能碰。夏农表示,必须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全面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既定目标任务。同时认识到解决钢铁行业布局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必须坚持在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存量,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对此,吕桂新也指出,目前,在当前行业迎来兼并重组的重要窗口期,减量置换将在提高行业集中度方面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地方已加大钢铁兼并重组力度。日前,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行动计划》,以打造山西省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和千亿产业培育为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河北方面发布《河北省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构建以世界级大型集团为引领、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集团为支撑、新优专特企业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2020.7.27.
20.商务知识---专利权收买战略是什么?
专利收买战略指全部收买竞争对手专利的战略,以实现独占市场的目的。但这样做,应适可而止,以免触犯《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
专利收买战略的实施主体,一般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而且涉及某项新产品的专利不是特别多时该战略才适用。如日本的东洋人造丝公司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从美国杜邦公司购进了全套尼龙生产技术。大体说来,技术引进方运用专利收买战略主要有以下目的。一是便于迅速组织大规模生产,独占整个市场或者垄断某个行业或技术领域,特别是被收买的专利在引进国具有巨大潜在市场时。二是凭借专利的垄断权控制,保证自己在没有比专利更好的技术产生之前也不会受到经营上的损失。例如,某发明者发明了一种耐用性很强的白炽灯丝,某灯泡厂便立即将该专利权买断并将该专利藏而不用,以保证自己目前生产的灯泡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收买专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垄断技术。这种做法在西方一些大企业间并非罕见。不过总的来说,专利收买战略在企业技术引进中运用得还不是很多,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通过收购企业间接地收买该企业的专利。三是为了控制他人实施,通过收买形式独占专利技术覆盖的市场。在有些情况下,收买人自己并不实施,而是等待有人可能未经许可而擅自实施时,将其告上法庭而获得赔偿费;有时则是为了进行专利经营,如通过再转让、许可等形式,获取更大的效益。这种收买战略主要是针对以下几种专利的收买:
(1)自己生产所必要的专利的收买;
(2)有开发前景的专利的收买;
(3)能形成交叉许可的专利的收买;
(4)能形成专利族的专利的收买;
(5)有改进价值的专利的收买;
(6)能阻止竞争者的专利的收买;
(7)即将逾期但仍有技术价值的专利的收买;
(8)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专利的收买;
(9)有利于构成或者规避技术标准的专利的收买等等。这种收买战略显然必须基于企业专利战略发展需要来作出相应选择。(来源:360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