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珠海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深合區」)於3月1日「封關運作」,橫琴與澳門之間的「一線關」大大放開,澳門居民可以攜帶過去禁止過關的動植物產品、甚至寵物進入橫琴;而橫琴與內地之間的「二線關」將實行海關管理,整個橫琴成為一個巨大的保稅區,貨物從內地運往橫琴視為出口。有專家指,橫琴「封關」相當於中國主動將內地關稅區面積縮小,同時將澳門關稅區適度擴大到橫琴,即在橫琴「再造一個澳門關稅區」。
「封關」這個詞乍聽起來,以為是禁止出入境,其實不然。「封關」是內地海關術語,指將某個區域劃分成一個特殊監管範圍。封關後,深合區實行「一線基本放開、二線嚴格管住、區內實現自由」的分線管理政策,「一線」目前即橫琴與澳門之間的橫琴口岸,「二線」則有公路、水路及鐵路共7個關口。橫琴封關後將形成「境內關外」的管理體制,旨在探索一套粤澳兩地共通或互認的規則,將橫琴從制度上發展為「離岸」,最終與澳門形成統一關稅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對內地傳媒稱,中國相當於在WTO框架下,將本國關稅區的空間範圍作了微調,把澳門的關稅區適度擴大到橫琴的範圍上,內地關稅區範圍縮小。橫琴封關後,與澳門的關稅差異將逐步縮減,整體實現貨物、物品開放水平與澳門趨同,「如此一來,相當於在橫琴構建了一個與澳門關稅水平相適應的新區域。
為什麽要把橫琴變成「澳門關稅區」?這就是中央建設橫琴新區的初衷——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服務業佔主導地位的澳門,完全沒有空間再發展加工製造、貿易、科研等產業,而地理上緊貼澳門的橫琴島,正是帶著這一歷史使命而來。
深合區法律事務局副局長王彥介紹,橫琴過去實施的政策僅對生產性貨物實行免稅或保稅,如今封關後的新政策擴大了享受免稅或保稅政策的適用主體和貨物範圍。深合區內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法定機構、社會團體等都可享受免稅政策,例如有醫院如需進口一台價格上億元的設備,新政或可為其節省上千萬元稅款;有科研機構要進口外國設備或試劑,或是養老院想要進口國外護具的,也將更加方便。
王彥進一步分析道,3月1日之後,進口貨物進入橫琴不用繳納進口稅,如果貨物出口的,自然就不需要繳稅了;如果貨物內銷或者進入內地,只需在貨物售出的最後環節繳納進口稅,節省從國外進口的稅收資金成本,減輕負擔。這可以大大鼓勵深合區內企業發展製造業,若含進口料件、在深合區加工增值達30%以上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徵進口關稅。
新政另一焦點是,在深合區居住、生活的澳門居民,從「一線」關進入橫琴時,海關按「合理、自用數量」進行驗放,不受現時5000元免稅額度的限制,且對澳門居民攜帶過關的動植物產品,包括鮮花、熟食、水果等,甚至符合防疫條件的貓、狗寵物,亦會提供便利化政策。
3月1日,封關之後首名從澳門進入橫琴的澳門居民程小姐,就攜帶了一個盒飯和兩個橙子。她對在場等候的媒體表示,申報、檢驗流程都十分快捷,有些朋友有養貓狗的,很希望周末帶牠們到橫琴散步,自己也養了兔子,希望盡快加到寵物通關的清單上。
另一方面,旅客從橫琴經「二線」關返回內地時,免稅額為8000元,這比目前香港回內地的5000元免稅額更高。為防範「水客」走私,對15日內多次往返一線或二線的旅客,僅驗放旅途必需品。一聽到「免稅」,人們自然又想起購物消費。但與海南致力發展的「免稅購物島」不同,在橫琴區內零售的免稅或保稅貨物,仍需由銷售企業補齊相應稅款,包括「一線」進口的稅款及內地的增值稅、消費稅等,才可出售給顧客,意味着橫琴島內購買進口商品也和內地一樣,並沒有特別優惠。這也再次說明橫琴新政鼓勵的是其他產業,而非購物消費。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劉雪菲指,在大灣區建設過程中,各類要素高效便捷跨境流動的問題難以一次性解決,橫琴封關的探索對前海、南沙和河套這些重大平台發展都有借鑒意義。不僅是廣東省內,即將於2025年封關的海南免稅島,以及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也將以「先行一步」的橫琴作為參照。
至於香港,確實有過不少意見認為橫琴經驗也值得香港參考,尤其是在橫琴建設的「澳門新街坊」,相當於用橫琴的地,為澳門建設了3000多套經濟適用房。尤其區內還提供澳門標準的學校、診所、餐廳甚至政府服務辦事處,澳門牌照車輛也可以出入橫琴,這讓「琴澳一體化」可以成為現實。不過對於香港而言,鄰近的深圳自己也是寸金尺土,要到哪裏去找這樣的天時地利呢?
(圖片来源於網絡)